深圳老古董电器维修宝安西乡打好文物修缮保

来源:爱答装修知识 发布时间:2025-07-15

西乡是宝安乃至深圳传统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之一。传承五百年的“三月三”庙会是西乡千年古香风韵的绚烂演绎;铁仔山古墓群、绮云书室、锦庭书室、王大中丞祠等优秀人文历史古迹,浓缩了西乡时代更迭的岁月光影,也延续着西乡的千年文脉;历史悠久的麒麟与舞狮文化,足以证明西乡是个重历史传承,有民俗有温度的城区……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薪火相传的人文气息,让西乡坚定文化自信的“时代之花”愈发艳丽。

近年来,宝安区西乡街道秉承敬畏历史、尊重人文、保护传承以及开发利用的原则,让一批古建筑焕发新生命,蹚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文物保护修缮”新路子,进一步擦亮人文西乡的底色,让西乡故事讲得更响、传得更远,让“直把西乡当故乡”的理念深入人心,为西乡高质量建设“湾区都市核心、数字经济高地、山海品质西乡”注入强劲的文化动能。

村民自发修缮祠堂 延续社区共同记忆

西乡街道历史文化深厚,共有32处文物,其中4处省、市级文物,1处区级文物,其他均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文物是不可再生资源,是国家的文化传承,历史的展现,是祖先留给今人的记忆。

在西乡固戍社区,现有的佑文姜公祠、姜氏宗祠、周衮姜公祠等历经多年的风吹雨打,有的设施已经老化,有的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亟需进行维修或重建。宗祠是百家姓氏的形象代表和礼教圣地,它不仅是本地村民祖先的归宿,更是村传统文化的瑰宝。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城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比之下破旧不堪的祠堂显得格格不入,修建祠堂一事势在必行。

在西乡街道办和固戍社区积极推动下,由固戍股份公司牵头成立固戍万桢祖文化促进会,通过自筹资金重建祠堂,唤醒每一个固戍人的尊宗敬祖热情,保护和传承固戍文化,未来将提供一个更好的信仰、沟通和学习场所,让固戍村民共同记忆延续下去,同时凝聚社区力量,促进社区共同发展。

固戍社区党委书记刘勇雄表示,固戍村的祠堂是固戍村民共同记忆的见证,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来保护和传承,对成立促进会重建固戍村祠堂非常认可和支持。他希望集大家的智慧及力量,将重建后的固戍村祠堂,打造成更加宜居、适合祭祀和文化活动的场所,甚至是深圳网红打卡点,提升固戍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带动固戍村的经济发展。

让文物“活”起来 创新打造“文化西乡”学习阵地

除积极引导民间力量对辖区文物进行修缮保护之外,西乡街道多措并举,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包括成立文物巡查组,安排文物志愿者每日进行文物巡查工作,发现文物安全隐患问题及时反馈并整改;培养文物解说员,合理利用文物场所进行文物宣传工作,将文物与非遗文化相结合;邀请文物专家对辖区文物“保驾护航”。

据悉,近年来,西乡街道加快推动项目前期工作,缩短文物审批流程,目前正在开展文物前期修缮共11处,完成区发改立项3处(文昌阁、芳庸家塾、锦庭书室),完成街道立项4处(绮云书室、黄氏宗祠、铜鼓坡东碉堡、固戍革命烈士纪念碑),政府估算投资约2000万元,股份公司自筹经费投资有4处(佑文姜公祠、姜氏宗祠、周衮姜公祠、郑氏宗祠),自筹经费估算投资一千多万元,总整治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投资费用3000多万元。

宝安区文物专家孙明表示,西乡街道一直以来对文物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走在了全区的前列。除了对文物保护修缮之外,西乡街道更是让文物“活”起来,为打造“文化西乡”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实践载体。

绮云书室是深圳历史上最大的私人书室建筑,是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安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深圳乡情文化基地、深圳大学国学院国学讲堂。

▲绮云书室。

绮云书室如今具有配套齐全的活动场地、参观场所、展览场馆,真实可靠的宗祠文物、图片、史料、音像、文字说明等,街道还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和国学专职讲解员,定期在书室开展活动、大讲堂等,为海内外侨胞了解家乡人文风情、历史文化提供便利支持。

西乡小学教师卢老师表示,绮云书室作为西乡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每年都会在绮云书室内举办一年级新生开蒙礼,开蒙,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也称“开笔”,是人生四大礼之一。

此外,西乡街道还组织了20余名解说员参加绮云书室解说员理论知识培训。通过专业党史教育、技能培训、重点研讨、模拟实践、个别辅导、观摩考核等培训形式,注重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使学员了解绮云书室的历史,提升讲解深度和层次,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

如今的绮云书室,在西乡街道及多方共同努力下,逐渐被打造为深圳传统文化网红打卡点,更是一种薪火相传,文化育人的精神符号。

离绮云书室不远的锦庭书室,是西乡教育的发源地,也是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西乡街道努力下,该书室无偿提供给西乡小学,现被用作学校学生的活动室,成了学校鼓乐队的另一个“阵地”。

此外,位于西乡的王大中丞祠、北帝古庙也是西乡开展文物保护利用的生动例证,成为西乡文化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西乡北帝古庙三月三庙会。

“通过文物建筑的修缮,还原出历史风貌,让人们对西乡的发展历程有更深的了解,将西乡未来的经济发展、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美食文化、旅游等相结合,让文物活起来,进一步加强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交流。”西乡街道公共服务办(文体)负责人说。

当好优秀传统文化“守护者”和“传承者”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宝安区主要领导在调研王大中丞祠、绮云书室、锦庭书室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开发工作过程中,要求西乡街道要充分发挥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立项修缮锦庭书室等还未修缮的文物,进一步活化利用好绮云书室等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物资源,发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传承历史记忆和本土特色文化,为培育爱国、有文化自信的下一代提供更好的文化养分。

▲西乡街道活化利用辖区文物资源,为市民群众打造“爱国教育、文化自信”新阵地。

近年来,西乡街道高度重视辖区不可移动文物安全隐患处置工作,对文物定期巡查管控、日常保养维护、风险隐患排查、抢险加固修缮等,及时排查消除各类文物安全隐患,全力筑牢文物安全底线。今年8月,西乡街道还召开座谈会,邀请作家、非遗传承人、媒体记者、社区工作者共话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文化主体性,坚定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进一步推动辖区文化繁荣助力。

勇立时代潮头,激扬文化活水。既有璀璨繁华,也有人文氤氲。今日之西乡,是历经沧海桑田、历史积淀的西乡,也是挺立湾区潮头、坚定文化自信的西乡。

西乡街道党工委委员李金宇表示,接下来,西乡街道将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池春水”,挖掘非遗项目,传承特色文化,大力推进绮云书室、文昌阁、锦庭书室及芳庸家塾等古建筑修缮工程,全面加强文物保护,深入活化利用,不断挖掘文物资源历史价值和旅游资源禀赋,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山海品质西乡建设注入文化之源、精神之力。

▲文昌阁。 谢启宗 摄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单位提供

科技与创新

医药卫生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

相关推荐
建筑工程起名大全建筑公司起名大全字库

建筑行业作为一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建筑公司的名称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性和可信度,还需要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精致建...[详细]

装修攻略2025.07.16
狂飙游戏起名狂飙之所以叫狂飙是源于毛主席

电视剧《狂飙》的火爆程度大家都看到了,真是剧如其名,一路狂飙到底,关键是,连观众也跟着一起狂飙不能自拔,不管是剧情也好,...[详细]

装修攻略2025.07.16
空气能电器维修方法图解空气能热泵18种常

1、相序、缺相、逆相保护故障分析:用万用表检测电路板进电的三相电源相与相之间是否都有380V电压,如有则故障可能是逆相保护,将接...[详细]

装修攻略2025.07.16
奇门如何起名如何起个好名字

名字可以说是生活中最常用的符号了。比如姓名、网名、笔名、小名等。文学作品中不乏一些好名字。但这个并不适合每个人。那如何起...[详细]

装修攻略2025.07.16
拒绝系统起名起名采用修辞手法起一个拒绝娘

娱乐圈娘气的文化,受到强烈抵制,这是国家之幸,民族之幸!子墨老师在之前的文章中就多次强调,男子汉就应该有阳刚之气,过于女...[详细]

装修攻略2025.07.16
南区格力电器维修沪深第一长寿老人11年前

(本文由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整理,仅供参考,不构成操作建议。如自行操作,注意仓位控制和风险自负。)交易:为什么你频繁被...[详细]

装修攻略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