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笙起名父子与芦笙深情对话
本报记者 袁 莺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承载着苗家人从血液中孕育而出的优秀文化。只要有苗族人的地方,就有芦笙。
梁炳光,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乌吉村人。2008年8月,他带领3个儿子,锯杉木、砍竹子、炼黄铜、修弹片、调音高,历时月余,制作了一把高10.5米、底座斗长2.95米、总重219.5公斤的“芦笙王”,参加融水县城举行的庆祝北京奥运会开幕活动,表达苗人的一片赤诚。梁炳光自此一举成名,有了“芦笙王”的美誉。2012年,梁炳光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系列坡会群(芦笙制作)代表性传承人。
梁炳光的次子梁瑞辉多方探寻,精心挑选紫竹,制作了3把好吹、能舞和可以作为装饰摆件的精巧小芦笙,取名为《兜兜笙歌》,于2018年获得了柳州工艺美术作品展金奖。梁瑞辉现在是苗族芦笙制作技艺市级传承人。
父子二人,大山里土生土长的两辈苗人,祖祖代代都是芦笙制作师傅,从小走村串寨,参加各种坡会活动,以芦笙为生,与芦笙为伴,跟芦笙结下不解之缘。为了更好的制作芦笙,两父子还在乌吉村种植了1.5亩原生芦笙竹。
2019年3月,记者来到融水苗族自治县,走进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炳光苗族芦笙制作传承展示馆,寻访梁炳光父子二人。
梁炳光不擅普通话,鲜少言语。他7岁便会吹芦笙跳芦笙舞,12岁师从父亲及大哥学习制作芦笙,现80高龄,每天最大的爱好还是做芦笙。他的卧室在展示馆二楼,小小的房间,靠里是一张床,朝南的窗户下就是他制作芦笙的工具台,摆着竹木部件、簧片和刀、锯、钻等各种制作工具。天冷,他很少出门,从床边走到台前,就开始了他与芦笙的一天对话。
父子俩的工作室,放着300余支旧芦笙,有完整的一堂芦笙(36支)。梁瑞辉随手拿起一支芦笙吹了起来,笙歌和谐洪亮。这支精巧的芦笙笙管上戴着别致的“小帽”,吊着彩珠,刷过桐油的竹、杉经过岁月的积淀呈现出深沉的土黄色。“这把芦笙是父亲20多年前做的,现在吹起来依然优美动听。”梁瑞辉沉醉其中。
两父子制作的芦笙因工艺精美、音质优美响亮而深受欢迎,与融水隔界的贵州、湖南村寨也慕名找他们制作芦笙,以在比赛中声压群雄、夺冠显威。“2018年,我和徒弟们做了600多支芦笙,今年我已经接到了100多支芦笙订单,再过十来天我就要忙起来了。”梁瑞辉高兴地说。
一把普通的芦笙300多元,需耗时数天,做芦笙不赚钱。起初,梁瑞辉并不想子承父业、以制作芦笙为生。但经不住父亲的苦口婆心,最终安心地做起了芦笙。沉下心的梁瑞辉,近几年在芦笙制作上开始大胆创新。他将铜制簧片融进白银,使簧片柔软不易折断,乐声圆润响亮;他制作改良了笙,由6管增至12、18管,大大拓宽了芦笙吹奏的表现力;他将效音器改用现代定音器,使音准更加精确;他还引进机床,提高了制作工效。
2019年起,梁瑞辉父子将芦笙做成可吹可舞可摆放的艺术品上开启更多的探索,以赶上融水不断发展的民族文化旅游快车,拓展销售渠道。“有了市场需求,就会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制作芦笙,传承文化了。”梁瑞辉说。
芦笙响,五谷丰、六畜兴、人丁旺。这是梁炳光父子与芦笙的深情对话,也是苗家人的美好愿景。
-
龙翔智能厨卫电器维修宝鸡宝鸡市输变电装备
9月13日至15日,宝鸡市输变电装备产业链与榆林市能化企业供需对接活动在榆林市举行。本次活动由陕西省工信厅指导,宝鸡市工信局与榆...[详细]
装修设计2025.07.16
-
骆驼起名国画吴作人水墨骆驼欣赏
吴作人水墨骆驼欣赏!吴作人(1908 -1997 )生于江苏苏州安徽宣城泾县人中国著名画家吴作人早年攻素描、油画,晚年后专攻国画。他融会...[详细]
装修设计2025.07.16
-
维修电器怎么高大上成为高级维修师傅靠多练
在维修补色之前要先用少量油漆做个调试小样这样能确保调色的配方没有问题也能避免浪费油漆”试色的方法有哪些?A调色有2种方法,电...[详细]
装修设计2025.07.16
-
母狗起名简单宠溺腻人的母宠物狗名字大全可
希望吹过我的风可以绕过好多圈去拥抱你。今日,可爱点小编带来了母宠物狗名字大全,堪称完美~青柠LalaCherie安丝莉史塔克泰丝可可钻石...[详细]
装修设计2025.07.16
-
魔幻起名楚辞里那些瑰丽浪漫的名字个个钟灵
第一次读《楚辞》的人,一定会为句中那些瑰丽浪漫的词句所倾倒,会随着诗人一同走入那个奇幻古老的国度,品味这如陈年老酒般醇厚...[详细]
装修设计2025.07.16
-
松阳维修电器店地址浙江松阳拯救老屋行动四
“未来十年,若再不抓紧修缮保护,我国传统村落蓄存量将面临很大风险。”5月29日,乡村复兴论坛•松阳峰会在浙江丽水松阳县举行。...[详细]
装修设计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