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坪家用电器维修那些隐藏在四川境内的教堂
文:杨牧整理、图:老盖、编辑:老盖天主教成都教区是1640年(明崇祯末年),东阁大学士刘宇亮邀意大利籍耶稣会士利类思到四川绵竹、成都传教。次年,有30名达官显贵,包括蜀王后裔,接受了洗礼,成为四川的首批天主教教徒。1642年,葡萄牙籍耶稣会士安文思从杭州来协助传教。不久,张献忠攻陷成都。1647年,清肃亲王豪格入川,俘获利、安二位神父,带回北京。
清顺治末年,川东巡抚许缵曾之母许太夫人(许徐甘弟大,徐光启的次孙女)从陕西请了穆格我神父来川复兴天主教,在成都、保宁(阆中)和重庆3座城市建立了教堂。1696年10月15日,教宗英诺森十二世批准从福建代牧区分设四川代牧区。1753年,教廷将四川的传教权授予巴黎外方传教会。1815年,嘉庆皇帝强化禁教,将法国籍主教徐德新等11名传教士,斩首于成都,并悬头于城门三日。
1856年4月2日,四川代牧区分为“四川西北代牧区”和“四川东南代牧区”。1918年,骆书雅主教将四川西北代牧区的主教座堂从彭县迁来成都。1924年12月3日,根据主教驻地更名为成都代牧区。1929年8月11日,划出川北13个县成立顺庆教区(南充教区)。
1946年4月11日,教廷宣布在中国建立圣统制,成都代牧区升为成都教区。
前些年盖哥有幸得到天主教成都教区负责人委派,帮成都教区拍摄一组成都教区图片,此篇文字部分由天主教成都教区整理,图片由本人拍摄,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平安桥圣母无染原罪主教座堂成都平安桥圣母无染原罪主教座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区西华门街25号,是成都教区主教座堂。占地面积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874平方米。2013年3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堂所在地分别于1847年(清道光二十七年)花费1200两白银和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花费2000两白银购得,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成都教案”爆发,光大巷(一洞桥)主教座堂遭到严重损毁,川西北代牧区第三任宗座代牧杜昂(Marie Dunand)主教命骆书雅(Jacques Rouchouse)司铎主持修建,1904年 (清光绪三十年)竣工。
平安桥圣母无染原罪主教座堂建筑群中西风格结合精妙,形象简朴完整,比例优美,装饰适度,空间开合有致,是西南地区尚存不多的较完整的中西合璧建筑群,是研究天主教在中国传播实物见证。
成都张家巷天主堂成都张家巷天主堂位于成都市金牛区张家巷37号。现存教堂祭台上夹层主梁有文字1895年字样。主体建筑由法式风格的牌坊和中西式风格结合的教堂组成,教堂后有天井及住房构成四合院布局。
教堂坐西向东,总建筑面积867平方米。牌坊至教堂面阔五间11.45米,进深一间2.15米,教堂内面阔三间10.5米,进深七间27.85米,教堂后部面阔一间4.05米,进深二间5.6米,后部中间为圆弧形。
教堂除牌坊外均为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现存教堂、左右厢房及后院均保存较好。1945年8月25日,法国驻成都领事署在此成立,1949年改为法国领事馆成都办事处,2007年6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了解清代天主教在成都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崇州余家沟天主堂崇州余家沟天主堂位于崇州市怀远镇龙潭村。据传最早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设堂。1897年前后修建教堂。原怀远镇西街有大教堂一座及围房、街房共计面积7000平米,其中铺面14间。教堂围房和教士住房17间。
余家沟教堂于1935年修建的,当时总面积为1600平米。1952年后,教堂被占作为粮库,现面积为295.31平米,其他附属房屋土改时已分给农民,已拆除,目前仅存教堂后房以及堂前的仓房。余家沟教堂于1985年10月开放。
崇州刘烧房天主堂崇州刘烧房天主堂位于崇州,为崇州元通天主堂分堂。
崇州元通镇天主堂元通镇天主堂位于崇州市以西十一公里处元通镇麒麟街。此堂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光绪二十九(1903)年。教堂的形象设计师以中西合式的结构,正立面为灰砖结构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拱顶为哥特式,屋面翘檐是中国牌坊样式,三叠檐爪角上翘,,前为四楹三牌楼式,中部开三个尖拱门,中门高 米,侧门各高 米,券拱及门柱上饰砖雕花边,并阴刻楹联“鬻圣子以传经垂教无穷救赎万民诸罪,开天地而立极真原有自铸成十字奇功。;两侧楹联分别为“日晶月闪未足方兹贞操,海涵地负…. ”。坊正中竖立书“天主堂”三字;中门楣额书“诸神之宗”四字。
该堂占地1000多平方米,现存清代木结构建筑591.7平米,教堂主体建筑为单檐歇山式屋顶,抬梁梁架,屋壁开菱形花窗,半妆台下裙板装修。祭台后连接一楼一底小楼,中柱通髙达9米,但为铁箍接榫。楼梯间设转角楼梯上下,可穿楼进入祭台。
崇州崇阳镇正东街天主堂清代乾隆三十七年(1772),天主教闫神父在崇庆州传教。。司铎黄玛窦?在崇阳镇正东街修建木结构、中华传统建筑型制的天主教堂。 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受成都教案影响,教堂部分受损。光绪二十三年,教堂再次受损,1898年原址改修成砖石结构的教堂。
教堂为传统中式风格,大量使用川西风格的飞檐、砖雕等元素,上刻楹联“乃圣乃公乃使徒民会,为真为正为再祖孔门”,具有典型的“合儒”特色,。教堂内部祭台右侧有“真福亭”内有圣徐德新(Saint Gabriel-Taurin Dufresse,1750—1815)像,纪念1815年殉道的四川代牧区宗座代牧徐德新主教,徐主教于1900年由良十三世(Leo Ⅻ)教宗封真福,2000年由圣若望保禄二世(Saint John Paul II)教宗封圣。
教堂背后有全木结构两层楼三面中式庭院,建筑面积 平米,正堂二楼主梁上有教堂建堂纪念文字,从右至左为:钦命四川西北大主教代理钦差兼管教务事 杜 邓洪恩 傅高华监修;从左至右为:分授四川成都府崇庆州天主堂司铎 吕 首事 杨国钦 傅高贤仝立。其中的”杜”指杜昂主教(Marie Dunand,1841—1915),“吕”指吕鸣春司铎(Alphonse Têtu,1846--1907)。教堂外左侧房屋有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所立灵牧孙公士谦纪念碑,碑文记载了巴黎外方传教会孙士谦(Bertrand Ambroise)司铎生卒时间,在崇州所做慈善救济事业,获颁国民政府六等嘉禾勋章等内容。
大邑天主堂大邑天主堂大邑县晋原镇天主堂街6号。
光绪二十三年(1897)建成,1951年后被占。于1986年12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
都江堰崇义天主堂崇义主堂位于成都市都江堰市崇义镇大桥村。为灌口镇(瑞莲街)天主堂分堂。1791年至1795年圣赵斯定司铎曾到灌县传教。
光绪未年,修建了崇义铺大石桥教堂和崇义铺场上的圣修堂。1952年刘国成任会长。
都江堰柳街天主堂柳街天主堂位于成都市都江堰柳街镇。于2002年设立教堂。
金堂县金阳天主堂金堂县金阳天主堂位于成都市金堂县金阳街。1887年左右法国耿壁司铎于赵镇下正街建堂,1902年义和拳运动被毁后修复。
金阳天主堂建于2004年,建筑面积880平米。
金堂七堆瓦天主堂七堆瓦天主堂在金堂县高板乡天堂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毁,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教堂于1902年八月建设中又被金堂县义和拳唐顺之部破坏后,1903年重建完成,现存教堂主梁上有题纪和1903字样。教堂坐东南向西北,现仅存山门、教堂及左厢房,整个建筑平面呈“四字 ”形布局,占地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
前为三楼式牌坊形门楼,开有三门,并有八字粉墙。礼拜堂紧接门楼垂直建造,横看面宽5间20米,进深3间12米,通高7.2米。左右均有后厅及厢房,今仅存右者。后厅面宽8米,厢房面宽3间10米,通高6.2米。
教堂坐东南向西北,现仅存山门、教堂及左厢房,整个建筑平面呈“四字 ”形布局,占地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教堂为木结构,抬梁式梁架,面阔三间12米,进深五间20米,高7.7米。正立面为灰砖结构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前为四楹三牌楼式门厅,中部开3个拱形门,中门高2.92米,侧门各高2.62米,圆券拱及门柱上饰葵花、蝶花、菊花等图案花边,中门楹联“为化育群生天地宰,指归圣贤永福师”;两侧门楹联分别为“冒渎神威人罪重 ,甘承苦难主恩深”和“愚昧咸知钉死恩,圣贤共感救主恩”。坊正中竖立书“天主堂”三字;中门楣额书“正道惟一”四字,柱楹联为:“大哉乾元无臭无声超万象,至矣主德全能全智位三才”;两侧门楣上扇形框分别书“达味”、“敌楼”;柱楹联为:“乾坤原无二主宰,圣贤总是一钦崇”。坊两边成八字粉墙,正中顶部塑十字架。原两厢房今仅存左厢房,悬山顶,抬梁式梁架,面阔三间10米,进深三间8米,通高6.2米。
金堂泉水沟天主堂泉水沟天主堂位于成都市金堂县隆盛镇泉水沟村。原为高板七堆瓦天主堂分堂。
金堂苏家湾天主堂舒家湾天主堂位于金堂淮口镇华兴村,是川西地区最早建立的教堂之一。现存教堂基础部分为1883年彭神父(Jean Bombas )主持兴建,1889年本堂神父为法国籍耿壁神父(Jules Dupuis),副本堂中国籍神父黄明光。1902年金堂义和拳教案时,教堂大部分被毁被毁,据光若翰总主教(Jean-Baptiste Budes de Guébriant)1902年8月11日至8月19日的通报记载,这场教难当地教友遇害人数约1500人,剩余教友不足200人,黄明光神父殉难。后由耿壁神父主持原址重修。
教堂坐西北向东南120度,建筑平面呈“亞”字形,正面原有门楼、钟楼,均已废毁,现存山门、教堂、左右厢房及左右后厅,占地面积约1650平方米,系中西合璧式建筑。主建筑教堂居中间,两侧的前部为2个天井,天井后有左、右后厅,外侧建左、右厢房35间,形成一个两厢相连的四合院。教堂为木石结构,悬山顶,抬梁式梁架,青瓦面屋,面阔八间29.2米,进深三间12.2米,高7.8米,屋用四石柱,柱础彩绘云纹和各种花卉纹饰,阶梯式踏道3级,第一级上浮雕多种纹饰图案。教堂的正立面呈三层三开间的中西合璧式的石牌坊,面阔16米,中间为拱顶竖长方形拱形顶大门,上有石刻楹联“懿母鸿仁通浃洽,恩君极惠遍周流”;大门两侧的门略矮,门上各有两个字 “趋赴”“干城”。正中顶层砌成三角形墙体,三角尖上饰十字架,下饰轮式镂空花窗。左右厢房面阔各六间21.21米,进深一间4.37米,高5.63米,悬山顶。教堂后部两侧的后厅,面积略大于厢房。教堂周围原有石筑围墙及7道寨门,墙高3米,现断续尚存。墙壁留有枪、炮孔眼。
彭州白鹿领报修院彭州白鹿领报修院(又称上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所辖的彭州市白鹿镇书院村,旧名河坝场,是一处法式天主教教堂建筑。总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134平方米,建筑面积10440平方米。领报修院于1895年前后动工,至1908年竣工,历时十余年,整个工程动用工匠近千人。2006年,领报修院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56年常神父(Ferréol Sage)到河坝场传教,1861年,川西北代牧区宗座代牧洪广化(Annet Pinchon)主教从教友朱氏家族购地15亩修建无玷备修院(小修院,今白鹿下书院);1872年,穆坪修院从宝兴县邓池沟迁至此并合署办学;1908年领报修院建成时,柏立山(Alexandre Perrodin)任领报修院(中修院)院长; 1933年,位于成都平安桥的四川总修院与位于领报修院的中修院互换地址;1948年中修院与四川总修院再度互换地址,迁回白鹿。
领报修院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两楼一底,四合院布局,悬山式屋顶。东楼:上层木结构抬梁式梁架,十四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五柱,木质花瓶式栏杆,层高6.8米,须弥座柱础。各层门窗皆为连旋式,面阔9间40.8米,前后廊宽3.06米,素面台基高0.35米,通高20.8米,前厅正中八字形垂带式有栏双行踏道各23级至中层。南、北楼:十四架椽屋前后乳栿剳牵用六柱,面阔5间23.8米,进深1间8.8米,前后廊宽各3.06米。西楼:1928年因泥石流被毁,仅存教堂一座,建筑特点纯西式,内饰卷草纹,残存长7.8米,宽11.95米,高19米。该院规模宏大,建筑雄伟,结构严谨,风格独特,实属近现代中西结合的典型建筑。
彭州白鹿镇天主堂位于彭州白鹿镇,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重建。
彭州马桑坝圣修堂马桑坝天主堂位于彭州市丹景山镇马桑村3组,占地面积1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90余平方米,建筑设计考究,古香古色。
马桑坝是天主教在彭州传播的早期活动地点之一,据传明末就在此设立传教点,1841年(清道光二十一年)教会购得此片荒地,教友逐渐聚居于此,1844年四川代牧区宗座代牧马伯乐(Jacques Pérocheau)主教派传教士长住马桑坝。1861年至1891年川西北代牧区宗座代牧洪广化(Annet Pinchon)主教时设主教座堂在此。教堂从1862年开建至1881年?竣工。
马桑坝天主堂几经风雨,多次重修,改建和扩建,并于1941年被正式命名为“圣修堂”。1943年佟尉祥司铎为防土匪曾修建碉堡。
马桑坝圣修堂建筑群由教堂、经楼及厢房组成。教堂坐北朝南偏东30°,面阔3间15米,进深5间22.7米,通高9.5米,木结构,硬山顶,抬梁式梁架,拱形门窗,蜀柱、雀替、垂瓜柱雕饰瑞兽、花卉、人物等,于1990年维修一新;经楼坐西北朝东南,为一楼一底带地下室砖木结构建筑,建成于1936年,面阔3间12.3米,进深10米,上下木地板,周设走廊,廊宽1.7米,花瓶式木栏杆,旋转式木楼梯连接上下,西式风格明显;厢房建于1943年,为一楼一底砖木结构庑殿顶建筑,面阔3间11.4米,通进深9.15米,通高8米,前廊宽2.55米。马桑天主堂建筑群是中西建筑文化结合的产物,在研究该地区近现代外来宗教传播及相关建筑文化等方面有重要价值。
郫县天主堂郫县天主堂位于郫县安德镇交通村。1772年,法国籍四川代牧区宗座代牧冯若望(Jean de Saint-Martin,又名郭恒开)主教到川后,即居住在郫县周仁义家。1777年法国籍四川代牧区宗座代牧圣徐德新(Saint Gabriel-Taurin Dufresse,当时化名李多林)第一次入川时也曾在郫县传教,1791年至1795年,圣赵斯定亦在郫县传教。
清光绪三年(1877年),外籍天主教神职人员并在成都法籍主教支持下,在永兴乡建圣修堂。1919年至1950年,田久春司铎任本堂。
蒲江寿安天主堂蒲江寿安天主堂位于蒲江寿安镇。原教堂位于寿安镇刘石桥,建于清光绪七年七月,有教堂及学校、配套房屋48间,后教堂被占。1980年代,归还了原教堂土地1.6亩,生产队修建的公房4间作为开放活动点,1986年开始筹建教堂,1988年动工修建,教堂占地172.80平方米,其它用房5间80平方米。
邛崃宝林天主堂邛崃宝林天主堂位于邛崃宝林镇凤墩村。始建于1897年,占地面积14余亩,文革时期被拆,80年代落实宗教政策将陈旧电影院划座教堂使用,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受损较严重后拆,目前新建教堂主体工程已完工。
邛崃高埂天主堂邛崃高埂天主堂位于高埂镇白鹤村。始建于1898年,因董姓教友聚居,又名“董圣堂”。占地面积约7亩,1953年办学被拆,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重建,由于房产多年已成危房,2007年经多方筹资改建危房,新建教堂,2009年上半年开放。
邛崃牟礼天主堂牟礼天主堂位于邛崃市牟礼镇安民村,因该处吴姓教友聚居,又名“吴圣堂”。1827年在龙凼子建堂传教,后被毁,1887年重建,教堂前有堂屋,梁上有拉丁文Anno domini nostri Lesu 1890年字样(基督降生1890年),当为1890年竣工。占地面积10亩,附属房屋51间。
教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2.6米,进深5间26米,教堂两侧墙上第一、二、四、五间为三联窗,第三间为四联窗,后部祭坛面阔2.6米,进深1.2米。
邛崃西街天主堂邛崃西街天主堂位于邛崃市西街169号。1827年建堂?1895年成都教案受损,1899年 传教士艾神父在西街建堂。1910年 传教士奚天佑主持教务,1911年传教士 雍守正人本堂。
双流银家坝天主堂双流银家坝天主堂位于成都市双流县兴隆镇银家坝,处于天府新区兴龙湖旁。
始建于1883年,原建筑大部分毁于文革中,1993年重修,整体呈长方形分布,长23.5米,宽9.9米,占地面积879平方米,建筑面积533平方米。教堂坐西向东,面阔3间,进深7间,堂内有圆形立柱共10根,台后山墙中塑耶稣像供奉,面前设供案,后左右设耳室供神父使用。
温江东巷子天主堂温江东巷子天主堂成都市温江区东巷子27号。1774年前后,法国籍四川代牧区宗座代牧冯若望(Jean de Saint-Martin)主教常住在温江教友彭三桂家,1791年圣赵斯定司铎管理温江教务,东巷子天主堂建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4),教堂梁上有1904年字样(待考)。
教堂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1270平方米,有房屋26间,建筑总面积605平方米。经堂为砖木结构悬山顶,面阔14.4米,进深28米。两端山墙面用穿斗式粱架,明间等用抬梁穿斗混合式粱架。温江天主教堂是温江区保存最好的教堂,对研究天主教在温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新都泥巴沱天主堂新都泥巴沱天主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新都镇大东村7社。18世纪初法国白日昇(Jean Basset)司铎和巴吕埃(François Martin de La Baluère)司铎到新都传教,1756年李安德司铎到新都传教,1777年圣徐德新(Saint Gabriel-Taurin Dufresse)主教第一次入川化名李多林时曾住在新都县柳家。
泥巴沱天主堂在1897年左右建堂,1902年义和拳运动被毁后重建,泥巴沱天主教堂在五十年代初关闭。八十年代,住在三河镇长桥村的教友柳宗华等发起重新开堂的请求,经批准后,新都泥巴沱天主教堂开放。
新津铁溪天主堂铁溪天主堂位于成都市新津县安西镇铁溪村。1815年5月18日,四川代牧区宗座代牧圣徐德新主教于新津县三江口教友家被捕后于成都北较场致命。清同治三年(1864)在武阳镇正西街71号修建教堂,义和拳运动被毁后重建,1952年后被占用。1915年,在太平乡陈碾建天主堂。
德阳罗江天主堂罗江天主堂位于德阳市罗江县略坪镇。1875年左右,法国马布立(Pierre Maupoint)司铎购房建堂。罗江天主堂先后搬迁五次。第一次建于略坪镇天灯坝西段;第二次建于德阳桥街;第三次建于正街;第四次为1984年在菜市坝有189平方米的房屋作为活动场所;第五次,是2002年迁至天灯坝南段,新建的500多平方米教堂房舍。
绵竹天主堂仿古街天主堂位于德阳市绵竹市仿古街上。川西北代牧区先后在县城北郊王爷庙附近和城内小北街修建了教堂,但规模都较小。1922年法国柏立山(Alexandre Perrodin)司铎在绵竹主持教务时,在北关街置地近30亩,开始建修较大型天主堂,即现在位于绵竹城区北关街的天主堂。该堂占地1万平方米,经堂建筑面积就达3000多平方米,历时四年,于1926年建成使用至今。
教堂坐北向南,白色哥特式建筑,砖木结构,面阔17.1米,进深38.1米,高14米,内柱高8米,直径0.6米,础径0.75米,正面为单坡式屋面,有三道门,正门高2.8米,宽1.92米,两道副门内高2.3米,宽1.3米。正面两端分别有城堡式的三层钟楼。教堂内有36跟大柱,分四排而立,宽敞宏伟。在2008年“5·12”大地震中,教堂被夷为平地,建筑大部分坍塌。
什邡圣修堂什邡圣修堂位于德阳市什邡亭江东路22号。1838年前后,法国籍四川代牧区宗座代牧马伯乐(Jacques Pérocheau)主教曾避居禾丰乡何家营。1909年法国谷播兰(François Caluraud)司铎在外北老君堂设堂,1912年建新堂,同时创办学校、孤女院,1936年9月1日谷司铎病逝后,王希造司铎和杨国桢司铎主持教务。1940年陈治安司铎继任。1959年 教堂及配套房屋被医院和中学占用。
德阳天主堂德阳天主堂位于旌阳区 ,1994年12月1日动工,1996年1月20日建成。
广元苍溪九龙山天主堂九龙山天主堂位于广元市苍溪县龙王镇五台村,坐北朝南,据传始建于1860年,1951年后被占,毁于文革,尚存如意踏道19级,长7米,宽2.6米,通高5米。现建筑于二十世纪80年代恢复重建,为穿逗式木架结构,面阔15.14米,进深29米,建筑面积438.26平方米。据长远规划,教堂周围附属建筑将逐步完善。教堂尚存原匾:“万有真缘”、“真福新缘”二通,雕刻精细;尚存一长方形木桌,刻有“天主堂记”,现存于附近一农户家中。
苍溪新店子天主堂苍溪新店子天主堂位于广元市苍溪县白鹤乡新店子旅游景区内。据史料记载,新店子以前属当地大财主李氏的店铺。清光绪初年,英国传教士到苍溪,将新店子重金买得。当时,这里有大小房屋80余间,呈“八”字形,有两道楼门,几个凉亭,相当漂亮。英国人在这里建起礼拜堂,还有男学堂和女学堂。教堂每年都要设“坝坝宴”数十桌款待近邻。
当地百姓入教者达400多人。由于教堂享有特权,清末兵荒马乱时,富户多去新店子避难,这里成了“租界”。 当时的新店子教堂为四川四大教区之一的川北教区,声名远扬。国外的函件地址只写“中国四川新店子”,即可交到,其名气可想而知。现在,新店子除对原有房屋整修外,又新建了肃穆的天主堂。这新店子天主堂被苍翠环绕,古柏掩映,是一栋西式米白色建筑。每逢星期日上午,教徒们便从四方八面汇集教堂,虔诚地做礼拜。
广元南街天主堂广元南街天主堂位于广元市利州区母家巷。1895年法国林尊员(François Bauquis)司铎在此购房五间,设立经堂和居室。
1906年杨秉衡司铎在南街下段修建教堂。1947年法国狄峰Léon Diffon司铎主持教务,1949年至1951年由法国安朗如Louis Grange司铎管理教务。
青川房石天主堂青川房石天主堂位于广元市青川县房石镇。
青川青溪天主堂青川青溪天主堂位于广元市青川县青溪镇。1993年竣工。
广元小寺山天主教堂小寺山天主教堂位于广元市元坝区拣银岩办事处拣银岩村4组。
该教堂由法国传教士创建于1901年前后,由刘保禄任本堂神父。其后,先后有穆德门、杨玛弟、德华、廖保禄、1947年法国安朗如(Louis Grange)司铎任本堂。
该教堂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于1989年重建,2008年,在5·12汶川大地震中被毁,现已重新修葺完。
安县秀水天主堂秀水天主堂位于绵阳市安县秀水镇槐荫街 号。1913年?由法国传教士鲁神父(Auguste Flachère)兴建, 由经堂、后堂(小洋楼)、客房、等组成,呈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4600余平方米。
经堂座西北向东南,为单檐悬山顶,砖木构。面阔六间28.4米,进深三间10.7米,通高11米。建筑面积303.88平方米。堂内施圆柱。西面山墙上开有园拱门三道,山墙顶部立十字架。房盖下施穹窿卷棚,墙上建镂花和格纹窗,祭台上方有钟楼。房面盖小青瓦后堂(小洋楼),座西北向东南,为单檐抚殿式,二层砖木构。建在0.45米高的素面台基上。面阔四间17.4米,进深二间10米,通高11米,建筑面积174平方米。东北、东南、西南三面设廊道,宽2.7米方形须弥座砖柱。东南山墙面设木楼梯。房盖下施木座房面盖销青瓦板。一楼地下设地下室,作储藏食品用。
北川片口天主堂北川片口天主堂位于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片口乡。清光绪三年(1877年)由法国传教士设传教点,后修建教堂。1889年由法国徐多灵(Victor Bouchard)司铎主持教务。1929年由法国葛隆(François Coron)司铎任本堂。1937年陈治安司铎任本堂, 1949年杨式如司铎司铎主持教务,直至1956年被捕。
北川小坝天主堂北川小坝天主堂位于绵阳市江油小坝乡。原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坐西北向东南,总建筑面积411米。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教堂正门为三重檐悬山式顶,通高7.6米,面阔四间16.8米,进深三间9.55米;礼拜堂右侧置厢房,面阔三间6米,进深4.5米,高3.8米;左后横置厅房,面阔三间11.7米,进深4.6米,高3.8米。
江油天主堂江油天主堂位于江油市锦城路312号。5.12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江油市天主堂新堂于2010年12月25日举行落成庆典。该教堂占地3000平方米总投资850万元。
教堂外观设计为哥特式,共五层,兼有多种功能:一、二层用于住宿,三至四层为教堂,第五层为休息室,此外教堂还设有停车场。教堂长40米,宽20米,钟楼高60米,能容纳教友1000余人参与弥撒。庆典弥撒有5位神父共祭、全市800多位教友参与。
江油西屏天主堂江油西屏天主堂位于绵阳市江油市西南部,绵江高等级公路西侧。
绵阳露德圣母堂绵阳露德圣母堂位于绵阳涪城区玉泉路71号。外观为哥特式建筑。
平武土城天主堂平武土城天主堂位于绵阳市平武县土城藏族自治乡。1910年前后建堂。
平武大桥天主堂大桥天主堂位于绵阳市平武县大桥镇。为土城天主堂分堂。
平武杨柳坝天主堂平武杨柳坝天主堂位于绵阳市平武县杨柳坝。为土城天主堂分堂。
平武县龙安镇天主堂平武龙安天主堂位于绵阳市平武县龙安镇。1901年法国劳步善(Jean Pierre Laurent)司铎到平武,购城区薛灿然房地,修建教堂,1935年红军长征过境,教堂被焚毁。1939年黄友仁司铎购薛怀义街房6间,改建成教堂。
平武古城天主堂平武古城天主堂位于位于平武县城东南部,距离县城15公里的古城镇。为龙安镇天主堂分堂。
绵阳石板天主堂绵阳石板天主堂位于石板乡一村七组,兴建于约1897年,占地面积2000余平米,建筑面积约840平米。1919年 刘甘棠司铎任本堂。1968年教堂被部分拆除,1980年收回468平米恢复教会活动。
绵阳王家湾天主堂绵阳王家湾天主堂位于绵阳市游仙区柏林镇,1913年由柏立山(Alexandre Perrodin)司铎修建。
教堂教堂坐东向西,为白色哥特式建筑,上书拉丁文“VENITE AD ME OMNES”,意为所有人都来到我这里;正面两端分别有城堡式的四层钟楼。教堂面阔五间16.3米,进深七间23.7米,内部有穹窿卷棚,墙上建镂花和格纹窗。原占地面积15亩,建筑面积5300余平米。教堂还有两栋两层楼的附属房屋与其相连。
绵阳徐家天主堂绵阳徐家天主堂位于绵阳市徐家镇。
绵阳玉禾天主堂绵阳玉禾天主堂位于绵阳玉禾镇。
绵阳梓潼天主堂原为绵阳石板乡天主堂分堂,抗日战争时期曾租与国立六中使用。
以上这些藏在四川境内的教堂,你都去过了吗?
欢迎留言推荐更多的教堂。
-
济南市哪里维修家用电器济南有个维修百事通
“我们小区的李师傅,是个热心肠,不管什么样的活找到他,他都有求必应。只要他一到家,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李师傅真不愧为‘百事...[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男孩起名起名带火的字男宝宝起名取名大气有
甲辰年出生的男宝宝起名取名:大气有涵养的男孩名字大全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够给孩子取一个既大气又有涵养的...[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江西电器维修规格家电维修
尊敬的各位,我是家电维修师傅肖伟中,我对家电维修充满热情和兴趣。自从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我便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刘老起名王熙凤哪有两个女儿多浑虫偏娶两个
王熙凤只有一个女儿,新校本(人文社,2021年第86次印刷)第27回却写道:“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并巧姐、大姐、香菱与...[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焦国起名明朝凤阳府下辖的五州十三县都是哪
凤阳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兴盛。凤阳原为濠州钟离县下辖的一个地方,因在凤凰山之阳,所以取名凤阳,明洪武二年,改钟离县为中...[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明舒起名超赞小说推荐不看就就后悔系列
话不多说,进入正文1.秦秦晗看上一个刺青师,叫张郁青。帅得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行走的荷尔蒙。明撩暗恋蹦跶了小半年,人家压根没看...[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