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州市起名孟州地名说顺涧村村庄顺沟而建始
顺涧村位于孟州市区西15公里处,西虢镇辖区。史书记载,村中有一座元代寺庙---兴国寺,后圮于战火,寺内保存有一通《唐太和五年佛顶尊胜陀罗尼幢》石,经文序言之中有:“河阳部内厥有聚落,名曰长涧。”可知顺涧村,唐时称长涧村。曾见有学者依据《水经注》中有关湛水的记载内容,考证出顺涧之名是从湛涧之名的转音而来,以此来论证顺涧水就是湛水,又以此而考证,得出了今天的槐树乡古周城村是历史上有名的湛城,或者叫椹城。如按《水经注》湛水的记载考证出这样的结论,那么《水经注》中关于湛水还记载有“其从河阳城(洛阳吉利区野戍镇南)西入河”就说不通了,因顺涧水流入黄河距河阳城还有约十里之遥,地望不合。这个考证是有待商榷的。
秀美的顺涧湖
我认为,长涧所以改为顺涧,可能是因此村正东有一道长沟,长约二十公里,长涧之名实与地形相合,长涧村顺沟而建,后人改名为顺涧。
顺涧村历史上有一座寺庙---兴国寺,位于万子山上,创建于元至顺二年,即公元1331年。据康熙《孟县志》记载,寺内原保存有一根唐开元五年(717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幢中有“于长涧村,创建招提净院”文字,兴国寺也可能是在招提净院的基础上改造而成。1938年4月,国民党张伯华在兴国寺就任孟县县长,并宣布成立“孟县民众抗战动员委员会”,联合中共抗日。不久,日伪联合,拆毁了成立“孟县民众抗战动员委员会”地点的兴国寺。顺涧村内仅一通《重修兴国寺布施碑》保存下来,碑额竖排正书“万善同归”,其余碑文剥落严重,无法辨识。从形制上来考证,应为明清之物。
学仁书院旧址
说到顺涧村,除了兴国寺,就不得不说学仁书院,它不仅是孟州历史上五大书院之中唯一的一家私人开办的书院,而且还是孟州市历史上开办延续时间最长的书院,达二百年之久。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但当时的书院仅是修书、校书、藏书的机构,与后来意义上的书院有着根本上的区别。五代时期,官学衰败,学者避居山林,择圣地营建书院之风渐起,书院与前始有别,成为藏书与讲学之所。宋初得官府奖励,以讲学为主的书院遂盛,规制日趋完备。南宋随理学的发展,书院渐成学派活动的基地。元朝是书院大发展时期,但须经官府核批。明代晚期心学大行,书院盛行开来,也多为官办。清雍正时期,允许私人创建书院,不但各省省会大办书院,各道府县官吏也都随风而动,“或由绅士出资立,或地方官公经理”,纷纷设立书院,招收生徒,延聘名师,置办学田,但必须“俱申报该管官查殿(核)”,由此书院大盛。
书院多采取个人钻研、相互答问、聚众讲解、集体研究的方式来探讨儒学经典及经世济国之术,因此论风气极盛,在培养人才,研究学术和著书立说方面有过不少的成就。有清一代,仅孟州先后就创办有7所书院。其中5所命名为书院,2所命名为义学。
雍正四年,顺涧人监生崔秉纯出资在村内修建书院一所,大门三间,学堂三间,供族内子弟学习儒家文化,还免费招收村内和邻村贫穷家子弟入学。崔秉纯依据《论语》第一章《学而》篇“学而时习之”和孔子“仁”的思想,取名“学仁书院”,当地人多称书院为“崔义学”。崔秉纯还出资购置学田十八亩,作为书院聘师、助学、饮食的资金来源。学院的学生最多时约30人,主要学习内容为《四书》、《五经》和农桑知识,所有课程主要有崔秉纯和附近村庄的几个老秀才承担。即使这样,学院历史上竟也考中了2名进士,5名举人和50多名秀才 。
学仁书院自崔秉纯之后,崔秉纯之子监生崔兆凤、之孙崔士璋,以及他们的子孙,一代一代继承先绪遗志,使书院一直开办至进入民国。
民国元年,根据民国孟县政府劝学所的规定,学仁书院必须改为新式学校。由于新式学校的改革方案内没能提出具体解决资金、教员等问题,学仁书院也就在合法不合法,合规不合规的争论之中继续开办着。每天清晨,那怕只有一名学生,留着长辫的崔家后人,都会默默地走进书院,关上大门,推开那破旧的三间教室房门,然后再轻轻关上,打开书匣,取出那本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传下来《论语》,摇着头,大声读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教室内的几个木那的学生,跟着师傅亦步亦趋,摇着头,唱读着。书声朗朗,一瞬的安详和宁静,泛现在崔家后人黑黑的脸上。民国十三年,即公元1925年,孟县教育局把学仁书院改为顺涧小学,学仁书院在走过了整整200百年艰辛历程之后,落下了帷幕。
1992年参加工作后,领导分配给我的任务是负责全市的文物调查,于是我就一个村一个村跑了差不多三年时间。一天,我来到顺涧村进行调查时,听当地老人们讲起学仁书院和崔家人的故事,热心老人还领我到学院遗址参观,还把我带到一面墙下,墙中镶嵌有一块道光年间树立的《创建学仁书院碑》,墙角下还横卧有一块《孔子画像碑》。之后我又去过两次,拓制了两张拓片,并把碑文抄录在笔记本上。由于我的大意,现在怎么也找不到那两张拓片,笔记本也不知了去向。今年,当我再去寻找时,学院遗址已荡然无存,《孔子画像碑》和《创建学仁书院碑》也不知了去向。
人们常说传承,传承。传承的首要条件是不断连,那怕它藕断丝连,那怕它千钧一发。这丝、这发就是它延续生命的命脉,维持生命的希望。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学仁书院不正是这丝,这发吗?孔子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家学校,使儒家文化思想开始在中华大地传播,它也开创了中华灿烂文化的旅程;韩愈创立道统学说,敢为人师,善为人师,确保了中华儒家文化发展道路的方向。学仁书院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绵绵不断向前发展道路上的一支细流,而正是这千千万万所学仁书院的细流最终汇成了奔腾向前的文化洪流。从这方面来说,学仁书院创办和存在的意义,可谓大矣。
作者简介
梁永照:孟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干部,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理事,孟州市韩愈研究会顾问,孟州市历史文化爱好者。
监制:王秋生 总编:蔺鸿波
统筹:杨焱辉 主编:汤晓冬
责编: 赵雅洁
孟州市融媒体中心
-
济南市哪里维修家用电器济南有个维修百事通
“我们小区的李师傅,是个热心肠,不管什么样的活找到他,他都有求必应。只要他一到家,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李师傅真不愧为‘百事...[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男孩起名起名带火的字男宝宝起名取名大气有
甲辰年出生的男宝宝起名取名:大气有涵养的男孩名字大全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够给孩子取一个既大气又有涵养的...[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江西电器维修规格家电维修
尊敬的各位,我是家电维修师傅肖伟中,我对家电维修充满热情和兴趣。自从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我便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刘老起名王熙凤哪有两个女儿多浑虫偏娶两个
王熙凤只有一个女儿,新校本(人文社,2021年第86次印刷)第27回却写道:“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并巧姐、大姐、香菱与...[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焦国起名明朝凤阳府下辖的五州十三县都是哪
凤阳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兴盛。凤阳原为濠州钟离县下辖的一个地方,因在凤凰山之阳,所以取名凤阳,明洪武二年,改钟离县为中...[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明舒起名超赞小说推荐不看就就后悔系列
话不多说,进入正文1.秦秦晗看上一个刺青师,叫张郁青。帅得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行走的荷尔蒙。明撩暗恋蹦跶了小半年,人家压根没看...[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