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电器怎么防止触电4种漏电保护装置家里
想要用电安全,就不能少了安全装置。
5种家庭中常见的安全装置,你家有几种呢?先说两种最基础、强制要求安装的:
Ⅰ「漏电开关」
就藏在我们的配电箱里,里面有两类:一种不带漏电保护的开关(空气开关),另一种就是带漏电保护的开关(漏电开关)。
空开/漏电都在配电箱里
二者的外观有三点区别:
①漏电开关的手柄是不连贯的,空气开关的手柄从左侧贯穿到右侧;
②漏电开关上会有两个按钮(有些只有一个),一个复位按钮一个测试按钮;
③漏电开关有“I△n”参数,指的是触发跳闸的漏电电流值,空气开关没有。
作用:线路中产生漏电后会第一时间跳闸(切断电源),防止漏电危害的进一步扩大。
注意事项:漏电开关都是一交房就有了,尽量不要更换。就算要换,也要换成和旧开关参数一模一样的产品——空开换空开,漏电换漏电,不能混着换。
Ⅱ「地线」
漏电开关无法避免用户触电,只能降低触电产生的危害。而地线恰恰相反,可以防患于未然:地线的作用是“导电”,让漏电电流通过地线流走,避免人员触电。
此外,漏电电流经过地线时,也会被漏电开关检测到。这样即使没有触电,漏电开关也能跳闸——所以漏电开关跳闸后一定不要盲目合闸,最好检测后再操作。
作用:外露金属的家电都必须使用三角插头,三角插头的中间那个脚就是用来连接地线的。妥善连接后,可以避免家电外壳带电。
注意事项:地线同样是一交房就有的,但后期可能会因为接地体老化、装修破坏等原因导致失效。所以验收时一定要自备相位仪,检查每一个插座的地线是否完好且有效。
相位仪本仪
上述两种漏电保护装置是必须安装的,如果没有装好,可能会在用电方面受到一些限制。比如电热水器,工人在安装前就必须要检查这两种装置。如果没有,工人会拒绝提供安装服务。
下面要说的这两种漏电保护装置,则是用户自行安装的。它们可以让你的用电环境更加安全,但有时也不能强求。
Ⅲ「明装漏电开关」
如果你最近几年买过柜机空调、即热式电热水器,就能见到这种东西。因为新国标中有规定,功率超过3500W的家电不能配插头,必须在墙上安装明装漏电开关。
这种开关有两个作用:
①和配电箱里的漏电开关一样,漏电后跳闸。
②开关可以用来控制家电电源,比拔插头安全(因为功率太大了,插拔插头时容易产生电火花,漏电开关里有灭弧装置,不会有火花问题)。
作用:用来连接家电电源线,而且尺寸合理,刚好可以固定在86型暗盒上。
注意事项:用电点位的预留和普通插座一样,但后期不要安装插座,等着家电安装人员安装明装开关并接线即可。
Ⅳ「漏保插座」
很多人喜欢在厨房、洗衣机等地方使用带开关的插座,不用电的时候直接断开开关,免去了拔插头的麻烦。但仅限于小功率家电使用:
普通墙壁开关上没有灭弧装置,用来控制插座电源会有打火的风险。轻则烧黑插孔、影响开关触点寿命,重则飞出伤人(烧伤)。
家电功率越大,产生的电火花就越大。电热水壶等小功率家电打火也不会有很大风险,但如果是电热水器等大功率家电,则需要使用更专业的漏保插座。
它除了开关部分装有灭弧装置以外,还有防漏电的功能。家电漏电时开关部分会第一时间断开,相当于给家里又增加了一重保护。
作用:可以用开关控制插座电源,也能用开关为插座提供漏电保护。
注意事项:普通带开关的插座有两种用法,除了用开关控制插座电源以外,还能用开关控制灯(当普通墙壁开关使用)。但漏保插座的开关只能控制插座电源,所以千万别买错了。
小渊丨文
自摄+网络(侵删)丨图
-
济南市哪里维修家用电器济南有个维修百事通
“我们小区的李师傅,是个热心肠,不管什么样的活找到他,他都有求必应。只要他一到家,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李师傅真不愧为‘百事...[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男孩起名起名带火的字男宝宝起名取名大气有
甲辰年出生的男宝宝起名取名:大气有涵养的男孩名字大全在给孩子取名字的时候,很多家长都希望能够给孩子取一个既大气又有涵养的...[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江西电器维修规格家电维修
尊敬的各位,我是家电维修师傅肖伟中,我对家电维修充满热情和兴趣。自从开始从事这个行业,我便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技能...[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刘老起名王熙凤哪有两个女儿多浑虫偏娶两个
王熙凤只有一个女儿,新校本(人文社,2021年第86次印刷)第27回却写道:“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并巧姐、大姐、香菱与...[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焦国起名明朝凤阳府下辖的五州十三县都是哪
凤阳因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而兴盛。凤阳原为濠州钟离县下辖的一个地方,因在凤凰山之阳,所以取名凤阳,明洪武二年,改钟离县为中...[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
明舒起名超赞小说推荐不看就就后悔系列
话不多说,进入正文1.秦秦晗看上一个刺青师,叫张郁青。帅得三百六十度无死角,行走的荷尔蒙。明撩暗恋蹦跶了小半年,人家压根没看...[详细]
家居知识2025.07.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