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啄木鸟电器维修医者说丨唐远山不负医路
央广网西安12月27日消息(记者侯凯奇)三十多年的从医生涯,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无疑是一段充满挑战且意义深远的旅程。近日,西安市中医医院国医馆主任唐远山接受央广网记者专访,讲述自己与中医“情有独钟”的奔赴。
唐远山正在为病人把脉问诊(央广网记者 侯凯奇 摄)
躬耕杏林,做传承国粹精华的践行者
唐远山出生在四川省绵阳市遂宁市一个小山村,小时候上学条件艰苦,冬天只穿一双布鞋翻山越岭去上学。她坦言小时候学习基础差,念完小学甚至都认不全汉语拼音。谈到为何与中医结缘,她回忆道,3岁时曾高烧不退,一名行走在大山中的乡村医生救了她,那时起,医生救死扶伤的形象在她心中如青山般高大。
1981年,唐远山跟随父母来到西安定居,高中毕业后在父母的支持下,选择就读中医学专业,立志用自己的医术去服务更多的人。1991年,她从陕西省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便进入西安市中医医院工作,凭着不服输、不怕难的韧劲,在治疗中医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从一名缺乏实践经验的毕业生成为西安市首届名中医、西安市中医医院国医馆主任,陕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导师,她用自己的坚持与热爱,见证并实践中医学科的发展。
同时,她在医疗、教学、科研方面齐头并进,患者遍及全国各地且辐射海外,接诊患者超15万余人次;带教学术继承人、研究生、规培生等各级中医后来人达100余人,参与省市级科研课题10项,公开发表学术文章28篇,在中医学领域越耕越深,一路前行,硕果累累。
唐远山正在与病人交流(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历经数千年,薪火传承、历久弥新。在其发展历史长河中,师承教育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无论是世家传承、流派传承,还是师徒相授,都是中医得以绵延数千年而不衰的重要模式。
唐远山师从首届全国名中医、“秦晋高氏内科学术流派”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高上林先生,对此她坦言,“站在巨人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自己是中医传承的受益者,也是中医传承的践行者。”
唐远山是该学术流派第四代主要传承人,在高上林老先生著作《和解之道》“人体失和,百病由生;八法之中,以和为主”的学术思想基础上,熟读中医经典理论,不断验之于临床,提出了“宗于和法,和阴阳”“宗气为本,调升降”“妇人结气,先调肝”“小儿积滞,顾脾胃”“治病疏肝,功过半”的学术观点,丰富了这学术流派的学术指导价值和临床应用价值。
唐远山和她的学生们正在为患者治病(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讲到活用经典理论中的经方治疗疾病的案例,唐远山信手拈来。2020年3月,她接诊了一位陕西镇安31岁的孕妇,当时已经孕28周,西医诊断羊水过多27.0cm,胎儿肺部囊腺瘤66×56×59mm,患者难舍弃骨肉之情,遂求助中医。初诊时患者舌边尖红赤,苔薄黄,舌下脉络迂曲,脉滑涩,诊断为子肿(湿热阴亏)。唐远山认为患者下焦湿热引起胞宫湿热,水液不归正化,而致羊水过量,甚至生变所为,盖中医认为金为水之母,水病而积,影响其母金之变化而成瘤。故用猪苓汤加味以利水、滋阴、安胎。加白术、苏梗、黄芩均有安胎之效,分别还有理气、通络、清热之功。“胎中之热不能直接消除,便用‘清而和者’之和法,和解金水之病,使水液得清,胎元稳固。”在治疗本病时,唐远山顾护胎儿,在用猪苓汤育阴清热之际,时时安胎,保护胎儿至出生。出生后不久,婴儿的肺部囊腺瘤手术顺利完成,至今母子平安。唐远山秉承高上林先生“身体失和,百病由生”的发病学说,博采众长、总结经验并运用至临床治疗,深受患者的信任和赞誉,为经方的推广运用发挥了积极作用。
“看病是天大的事。”唐远山说这是她师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从1991年从医到现在,她精勤不倦,用任劳任怨的坚守铭记恩师的教诲,除了自主学习时间外几乎都在为患者看病,出门诊最长时间从早上8点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一天最多要接诊90多位病人。“平时再忙,我也要抽出时间来读书,学习其他大家的思想,想倒出一滴水,心里必须有一桶水,给病人看病必须得有丰富的知识来充实大脑,才能给病人提供切实的帮助。”
据唐远山回忆,以前高上林老师经常教他们怎样用最常见、最便宜的中药处方来治病,因此,开方子很少超过12味中药,“我也会根据病情,建议病人每周吃几天药要停几天,不仅身体的负担减轻了,看病的经济负担也会减轻,让自己的身体主动恢复!”她说。
从医从教,做弘扬医德精诚的耕耘者
中医是中华的传统医学,从它形成的那一天起,就带着“儒、医、道”的并存基因传承,以仁医仁术的方式悬壶济世,治病救人,这是中医的本质,也是一个真正的中医传承人所具备的基本禀赋。
从2017年开始,唐远山坚持每隔两周为学生讲一次课,目前进行了100讲的课程;从2018年开始坚持一周1—2次教学门诊,随机门诊结束前最后一位患者的“小考试”,让学生从四诊、辨证、处方、用药等方面都能做到知识内化、技能强化、信念深化;从2019年11月开始,她带领学生们进行每日经典背诵打卡,截至目前已经连续打卡近1400天。“让孩子们接受中医传统文化和国学文化的濡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秉承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精髓并学以致用,如此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唐远山和她的学生滕濡宇正在为患者治病(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为回馈师恩,1997年出生的山西籍学生滕濡宇是唐远山2021级的研究生,在日常接诊中负责做唐远山的助手,记录患者的病情。“你来看病人的舌底,这是气血郁结的表现。应该开什么方子啊?”滕濡宇对答如流,唐远山频频点头。“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进步是很快的。”唐远山说。
唐远山经常教授学生“处方小而精”来源于平时对医理的精通,参观药王山、秦岭国家植物园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以医德之情、草木之情浸润培养学生的中医灵气。多样化的带教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浓厚学习兴趣。
唐远山认为医学首先是仁学,“仁也者,人也;和而言之,道也”。行医先修德,做医先做人,不仅关爱病人,更要在一言一行见真情。每一位中医人在从医和学术道路上,谨记大医精诚之信念,做一名有信仰的中医人。“万丈高楼从地起,打好中医的基础,而中医的基础便是中国传统文化。”她说。
2018年,唐远山以“你需要看中医吗?”开启了自己的首场直播,关注量80余万人次,目前该视频的播放总量已破千万。2022年创立名为“唐远山”公众号,分享其治病体悟及健康经验,发表文章102篇,总阅读量超百万次。由此可见她的爱心之路越来越宽广。
2017年、2018年,唐远山两次荣登《胡润·平安中国好医生榜》,对此她坦言:“我自己都不知道登了胡润榜,还是学生告诉我的,但我一直觉得我愧对于患者,因为个人能力有限没有时间为更多患者解决疾病困扰,我现在就想把手下的学生都带好,把医道传承下去,这样就能为更多的患者服务。”唐远山说。
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名医经验。西安市中医医院国医馆,旨在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专家特长,为患者提供中医诊疗服务。截至目前,国医馆拥有国医大师、省市级名中医共50名左右,带领后学者在通往成长的道路上践行初心,实干求学。
对于国医馆未来的发展规划,唐远山表示;“国医这两个字在我心中很重,我一直对中医情有独钟。中医的发展不仅需要一脉相承,也需要博采众长,我们正在努力,把国医馆打造成西北最大的中医诊疗中心,造福更多患者,继承和发扬中医美德的精髓,努力践行‘医心仁、医术精、医风正’的高尚中医美德。”
中华中医药学就像一树腊梅,以中庸、低调而又内敛的个性,一如既往地在演绎着它独有的神奇。而唐远山和他的学生们也正以仁心仁术的作为和精湛的医术,开启惠民利民的福泽之路。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上一篇:家用电器维修人员小区里的家电维修专家
- 下一篇:林蓝起名广东画院艺术抗疫主题作品展
-
哪里有免费的维修充电器二修充电器维修有时
大家好,我是大飞。今天继续来修一个充电器。这个充电器跟昨天那个一样,是同一个网友寄过来的,也是修了很长时间没有修好。看一...[详细]
装修日记2025.07.16
-
男孩以子字起名字男孩用子字取名俊逸文雅愿
食品界官网网站优化从策划跟进监控每个细节都需要重视中学科技杂志...[详细]
装修日记2025.07.16
-
萝卜牛杂起名为食猫手记一份牛杂伴随学生哥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云吞面、肠粉、牛杂、咸煎饼、濑粉、糖水……广州好吃的小吃实在太多了,如果要评价同一品种的小...[详细]
装修日记2025.07.16
-
家用电器维修不如买新的丝路话语家用电器修
来源:【新甘肃】□苑广阔有人说,当代人的品质生活是家用电器“给”的。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不少消费者却常常面临家用电器维修...[详细]
装修日记2025.07.16
-
凭祥电器维修上门服务凭祥市老促会与广东容
2024年4月9日,凭祥市老促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廖丽萍和办公室主任卢玄子,与广东容声公司电器陈经理举行了一场富有意义的商谈会。此次...[详细]
装修日记2025.07.16
-
家用电器维修微盘股价瞬间暴涨29倍老板身
澎湃新闻记者 李潇潇创业板新股康泰医学上市首日股价暴涨10倍,盘中瞬间涨幅一度高达29倍。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首批18家企业上市,...[详细]
装修日记2025.07.16